青少年近视防控,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近视比例为35.6%,初中生71.1%,高中生则直线上升至80.5%。

总近视率较2019年上升2.5个百分点,索性较2018年有所下降。但目前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卫健委提醒幼儿园和小学是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
新闻曾报道,家住福州的妞妞(化名)是一个才4岁的女孩,但近视已高达1300度;央视采访中,有个被采访者提到朋友家的孩子,才5岁就已经近视600度。
可见,儿童近视的防控比大众意识的时间还要早。
早防控孩子才会不受近视困扰,也不至于长大后戴上比玻璃瓶还厚的眼镜片。
有朋友从初中开始戴眼镜,到现在将近20年,可以说不戴眼镜的时候,根本听不清别人说话;三十米开外雌雄难辨,五十米以外人畜不分;在家里除了喊”妈”,就是找眼镜,有时候喊妈妈一起陪她找眼镜……
是什么夺走了孩子的视力?
孩子好好的,平时也很注意,怎么就近视了呢?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来看看下面这些,看你有没有中招吧!
① 遗传
相信有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和爸爸都近视,我家孩子也会近视吗?”
确实,近视有遗传倾向,有研究表明:

如果父母一方近视,孩子近视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要高;

如果父母双方都近视,孩子近视的风险要比父母双方都不近视的高4倍;

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孩子基本上都会近视。

②用眼姿势不对
一边做别的事情,一边用眼就容易损伤孩子视力,比如边走路、边吃饭、躺在床上、在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看电子产品。
③过早以及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时间过久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一些家长会将电子产品给到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安静好久,而家长就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殊不知,过早以及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并非你想象的近视那么简单。
美国托莱多大学的光学化学研究指出,电子产品和太阳光中发出的蓝光会将视网膜中的重要分子—视黄醛转化为细胞杀手,也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了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

什么意思呢?

这么说吧,如果你想看到东西,就需要不断供应视黄醛,没有视黄醛,感光细胞就不会发挥作用,这些感光细胞需要视黄醛来感知光线,进而触发一连串传导到大脑的信号。

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的研究团队发现,蓝光照射后,视黄醛会触发感光细胞产生有毒化学分子,进而使感光细胞死亡。

这就是为什么要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导致的眼疲劳。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会导致近视,因为3∼5岁是孩子专注力养成的关键期,而电视的特技效果对视觉、听觉的冲击,还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学习能力。
④光线不合适
光线过暗、过强,台灯灯光不合适等,均可”夺走”孩子的视力。
冬季来了,找一个暖和的天气,晒着太阳、听着歌、看着书,好不惬意!这样的生活光想想就美哉哉!
趁着这样的天气,拉着娃共读绘本,也是岁月静好啊!
可是,正如前文提到的,太阳光发出的蓝光会将视网膜中的重要分子—视黄醛转化为细胞杀手,进而导致黄斑变性。
⑤高糖饮食
虽然目前还没有严格的科学实验证明吃甜食过多会造成近视,但如果经常吃甜食,摄入过多糖分,糖分在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中会消耗钙、铬等离子。肾脏在排出糖的代谢产物的同时,相应的排出钙离子,长期累积会导致大量钙从尿中流失。
然而,钙、铬是构成眼球壁的材料之一,如果它们缺乏可使眼球壁的弹性降低,眼球前后径容易拉长而发生近视。
所以呢,不管是为了孩子的眼睛,还是为了他的牙齿,家长一定要控制孩子糖分的摄入哦~
为什么初、高中阶段近视率高,反而要重视幼儿园、小学时期的近视防控呢?
不要小看我们的眼睛哦,它为了我们的视力,可是操碎了心呢~
为了防止”长大”以后会近视,它会提前为自己打算:眼球把自己缩得扁一点,因此就延缓了进程,这就是远视储备。
等到了容易近视的小学、初中阶段,因为远视储备的存在,加上正确的用眼习惯,就很轻易能躲开近视的命运。
当一个孩子过早消耗掉他的远视储备,近视就会早早找上门,最终可导致高度近视,还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家长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

①控制用眼时间,尤其电子产品
在法国,有”3、6、9、12″规则:3岁前孩子不能使用电子产品;6岁前不能使用电子游戏机;9岁前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严格控制;12岁前尽量不让孩子单独浏览网页。
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30~40分钟,这之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因为疫情的缘故,很多孩子都在上网课,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做好监督工作。网课结束后,不要继续使用电子产品,让眼睛休息休息。
②正确的用眼姿势
不良的用眼姿势,不仅对眼睛不好,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孩子,还容易导致脊柱侧弯等问题。所以,就需要家长监督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30∼40分钟。
③意识到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户外活动对未近视儿童的保护作用更明显,对延缓尚未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具有更明显的作用,而室内活动无此效果。
在2020年卫健委发布的《幼儿园防控近视手册》中特提到:针对我国近视发病年龄早,学龄前儿童远视储备不足的情况,建议幼儿园及低年级孩子每日增加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
④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
有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也与近视有很大的联系,通过问卷调查评定中学生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发现近视组学生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非近视组。
正常的昼夜节律对人类的眼睛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睡眠紊乱可能会干扰或中断控制眼球正视化生长过程的调节机制,从而导致屈光不正。
卫健委在《幼儿园防控近视手册》中提醒,保证儿童每天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⑤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食物。
家有上学的孩子,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视力问题,生怕成绩没搞上去,视力反而降下来了。
上文提到的方法中,除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外,户外活动、睡眠、饮食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食物。
鱼肉富含优质的DHA,水果、蔬菜中更是含有丰富维生素、叶黄素,为视力发育提供着充足的”营养”。
但是,并非所有孩子的饮食中都能达到推荐摄入量,比如学业繁重、高糖饮食、挑食偏食的孩子们。
这个时候家长也不用着急,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孩子仍然有视力下降或者短时间内下降度数比较多的趋势,眼科就诊排除疾病因素外,可以考虑给孩子额外补充一些叶黄素。
欢迎来到童学启蒙亲子社区,亲子经验交流,学习资源分享。 愿在宝宝的成长路上,我们共同前行!
HiKid » 青少年近视防控,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