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博物馆学中国通史, 每8分钟get一个知识点…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堪称惊艳的大型文史类动画:《博物馆里的中国通史》:几十家博物馆,几千件文物,横跨一万公里距离,纵贯两百万年时间,用文物和博物馆来讲述的中国文明史,专业、有趣!
这套视频一共7季,共200集,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团队提供脚本与学术支持,央美团队负责剪辑,还是中英双语字幕,用全人类发展的目光去理解中国时代变化,极具国际视野。
这套视频,不仅满足了我们带娃在家“云打卡”全球顶尖博物馆的心愿,更是专门给孩子搭建了一套完整、专业的历史启蒙体系!
总的来说,这套视频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从史前到明清,跨学科、全方位地讲述100多万年的中国文明史
《博物馆里的中国通史》,以七季、两百集的大体量,均衡、系统地呈现了从元谋人到近代的完整历史脉络:
从远古的文明发展之初,到高度成熟的人类社会,这套视频兼顾但不限于政治史主线:
更关注文明历程与古人的衣食住行:
广涉历史、考古、艺术、科技、文学等多种学科,全面展示古代文明成就:
第二、“实景文物+二次元动画”混搭的视频风格,趣味呈现历史
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形式,《博物馆里的中国通史》采用“实景文物+二次元动画”的视频风格,更适应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接受习惯:
制作团队横跨了10000公里,去了几十家知名博物馆:
深度挖掘2000件国宝背后的故事,真正让历史看得见,也让博物馆的文物可以看得懂:
第三、独家打造的猫馆长IP,讲述孩子听得懂的历史
只是,再好的内容,孩子听不懂也是白搭!
《博物馆里的中国通史》的内容创作有2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并由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导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段志强老师领纲。
对于历史相关知识,他专业、靠谱;在儿童学习上,他牢牢把握住化繁为简、有趣好玩的特点。
他为这套视频撰写的脚本,使用了互联网语言,让孩子与历史更亲近:
吃熟食的人类,消化系统所消耗的能量要小的多,大脑才能获得能量,来思考人生,所以宗教诞生了。 在西汉末年的战乱中,刘秀脱颖而出,把乱糟糟的天下重新收拾起来。 这幅《驿使图》则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邮驿形象,是最早的快递小哥。 宋朝人生意做得好,包装纸上还不忘做广告,无意中制造了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商标广告。 ……
看看他为秦始皇“代笔”的朋友圈吧:
片中负责解说的是一位形态亲和、语言风趣的“猫馆长”,声音极富特色,深沉中带点诙谐,诙谐中又不失专业。孩子听起来很亲切,大人听起来不幼稚。
猫馆长时不时骑着马、踏着任意门乱入,把海量知识点讲得举重若轻、妙趣横生。
第四、专业英语字幕,教孩子如何用英语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历史和文化
除此之外,特别推荐的还有这套视频的双语字幕。
做过专业英语翻译的人会知道,要把关于古代历史、文物等信息,翻译准确就已然不容易,要想做到“信达雅”,就更难。更何况,这还是要做成搭配视频讲解的字幕,更涉及到断句等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这套视频的翻译团队拥有丰富的院线大电影翻译经验,每一句讲解词的英语译文都是历经打磨才呈现出来的,至少要经过汉语断句、汉译英、英文润色、历史学专业修正,四个环节,其中又会有各种返工。
比如,在介绍宋代用来学针灸的铜人时——
猫馆长说到:
铜人身上有559个穴位,但有一些穴位其实是两个点,所以有666个针灸点。
我们看到的英语字幕是:
It is marked with 666 acupoints all over its body, corresponding to 559 different names.
不仅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也很地道。这样的中英双语字幕,让孩子用来学习如何用英语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历史和文化,再合适不过了!
这部《博物馆里的中国通史》,涵盖的年龄段很广:不管是4-6岁处于接受知识种子的黄金年龄的小朋友,还是6-15岁需要历史知识武装头脑、轻松战胜考试的中小学生,甚至是想教孩子历史知识,却不知从何下手的爸爸妈妈,都非常适合!
接下来,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这套大型文史动画吧——
我们读历史书,最怕的就是不知道怎么记住那些知识点。
这套视频,直接把历史分成几段,然后抓出最能影响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围绕人类发展的衣食住行来展开,可谓内容框架系统、全面、叙事逻辑严谨而又清晰。
带大家详细感受下7季的目录:
史前篇
夏商周篇
三国两晋南北朝
辽宋夏金元
很多给孩子的历史资源中,史前、明清这两个时期往往会简化,但《博物馆里的中国通史》却凭借自己在文物史料上的先天优势,把这两大历史时期所占的比重拉足,在整体框架上做到内容均衡。
每一集时长八分钟,内容结构清晰、统一,以第五季第5集《盛世的开始:贞观之治》为例。
历史当然不只是属于帝王将相的,更是关乎文明发展、各方面的成就。
这套视频很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跨学科的思维运用。
一上来,就旗帜鲜明亮出“历史好比演戏,地理就是舞台”的观点,具体内容经常和地理知识相结合。
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
魏蜀吴三国疆域示意:
宋朝学子们用的地理图:
看这个片子,你会感觉制作团队把“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统统打碎后又重组,融入了考古、艺术、科技、文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政治知识必不可少,各朝代的政令即使到现在也很有借鉴意义,甚至沿用至今:
语文知识无处不在,比如在介绍珍贵文物王往逐兕卜骨刻辞时,把“马”字的历代演化展示出来:
数学知识也不鲜见,如介绍各遗址时,介绍了面积是理解古人生活的重要依据:
几何图形在各种文物中存在感很强:
说到科技发展,古代中国向来领先于世界:
作为农业大国,粮食、牲畜的生物技术造福天下:
珍贵的书画作品时常客串,大开眼界:
这些也充分体现了内容团队强悍的知识跨界串联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孩子学历史尤其如此,光凭空想,很难在脑海里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文明史。有眼见文物就不一样了,这些实实在在古人用过穿过的东西,一下把过去与今天距离拉近,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博物馆里的中国通史》制作团队横跨了10000公里,去了40多家知名博物馆,深度挖掘2000件国宝背后的故事,为的就是实景可视化呈现。
看这高清品质,一点不输纪录片:
拍摄的光影、质感都很到位:
为了确定镜头拍到文物哪个花纹,拍几分钟孩子接受度最OK,内容团队与拍摄团队磨合长达一年!
光有文物呈现,小朋友看多了可能还是会腻,毕竟这些土里刨出来的宝贝乍一看不够亮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作方采用了二次元动画加持的设计,不仅有实景文物做素材,又让文物和古代场景“活泼”起来,超带感!
比如,介绍陶器的发明时,陶器的照片里冒出大米,还给它设计了有趣的对话:
在介绍秦朝统一计量单位的时候,请来了两个陶俑,面对面交流,趣味十足。
模拟动画的好处,还在于可以帮助孩子解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比如,在介绍陶甗如何使用时,直接在文物的内部模拟煮肉的过程,一目了然:
在介绍甲骨文时,我们知道甲骨文最早是用来占卜的,但怎么做呢?用动画来展示,就很直观:
地理和历史的结合更容易理解,动画的加持让地图的表达“活”起来:
像这种古代画作的嵌入,天然有一种反差萌,让人会心一笑:
这种呈现方式,别说孩子了,就连大人看着都会很喜欢!
知识点密集、信息量爆棚,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解说太正式、僵硬,恐怕也很难吸引更多的孩子。
就像团队主创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张一帆特别想要让众人知道的,“我们最好的其实是脚本”。
整个拍摄里最难的,其实是写一个小朋友愿意看的视频脚本。
“我感觉我的论文写得就挺无聊的,我写出来的脚本更无聊。为了视频脚本的产出,我们还请了很多复旦、清华、北大和人大的学长来写,但是写出来的东西还是感觉很严肃,知识点很密集,完全不适合小朋友看。” 这怎么办呢?他们觉得:“知识逻辑的内容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容易获取的,最重要的是让小朋友理解历史上的某件事儿是怎么发生的。在理解的过程中,该出现的知识点一点儿也不能少,这就是对‘平衡’的把握,也应该是我们目前最宝贵的一部分。”
比起知识点梳理、拍摄手法,这套视频更珍贵的是,说出了“孩子们能听懂的历史”。
“你要问一个小朋友,陶鹰鼎有什么历史内涵呀?这句话就是个废话,因为小朋友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历史内涵。所以要换成,小朋友,这个胖胖的鼎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同时再引出一个关于‘历史内涵’的话题,问法得轻松,符合孩子的语境……”
这套视频经常给古人设计对白,用生动的场景来介绍比较抽象的关系。
比如,在介绍衣冠南渡时,大标题苦口婆心提醒:“南迁:别忘了户口本!”
古老的甑皮岩人曾把螺蛳作为食物,别的古人都没吃过,于是一本正经介绍说:“我们有特产。”
在介绍世袭制时,制作了一道选择题:
在介绍殷墟遗址的面积时,把3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转化为4200块足球场:
在介绍天干的知识时,把生僻的十个天干日名称,比作我们非常熟悉的星期纪日法,一下理解了它的意思:
是了,片中还有个风趣优雅的猫馆长,它完全挣脱了“播音腔”的束缚,一开始听这种主观论述,还有点奇怪,可是越听越有意思。
比如,它会评价这个带耳朵的杜岭1号方鼎:“嘿嘿,略显可爱”,让人忍不住边笑边认同:
配音语气轻松,但专业性一点没丢。比如,在介绍小臣墙记事刻辞这件文物时,猫馆长很注意“小臣、墙、记事”的区隔,咬文断字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