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给大家分享了一套物理启蒙课程《堂豆学物理》,很多家长老师都非常喜欢,今天小编又给大家找来了一套有趣的化学动画资源《堂豆学化学》。
这套课程以现行的化学教材作为蓝本,结合有趣好懂的动画形式和形象的案例实验,将晦涩的化学逐一瓦解成简单零散的碎片,娃看看动画,就能了解到不少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起来无压力!
这套有趣的化学动画课课程在编排上能够匹配人教版教材,从每个单元的入门顺序,到更细小主题的划分,一步一步带着零基础的孩子吃透化学这门学科。
好比说第一单元,在学化学之前,要先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本质。什么是化学呢?如何来区分化学和其他科学学科?这里,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个知识点——物理变化。
辨别化学产生最最基础的规则之一,就是确定物质之间发生的是不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科学上对物理变化的定义,简单说就是观察有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有就是化学变化,没有则是物理变化。
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穿之前衣服都是叠好的,穿之后衣服被撑开了。虽然这里衣服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实没有除衣服之外的物质产生,所以,“衣服被撑开”这种现象,并不是化学变化。
比如把蒜切成蒜末,感觉变化也挺大对不对?但是还记得我们对变化的定义么,从蒜到蒜末,自始至终它还就只是蒜,没有什么土豆番茄辣椒长出来,所以“切蒜”也是物理变化。
再比如,有的宝宝要问了,我们把水烧开,或者冻起来,水从液态变成了固态的冰或气态的水汽,有冰和水汽产生了,这总是化学变化了吧!
仔细想想吧~无论是水变成气态还是变成液态,可它本质依旧是水。换句话说,难道水变水汽或冰块后,它就变甜了么?显然没有。可见这也属于物理变化。
顺带一提,水、水汽、冰块,在化学界中,都统一用H2O作为分子式。
同理把纸撕成碎片也是一样的道理,“撕纸”的动作只改变了纸的大小,哪怕我们把一张纸撕到肉眼看不见的程度,和细菌一样小,依旧还是物理变化。
包括:把铅笔削尖、把菠萝榨成果汁、雪被晒融化、沙里淘金,这些都是物理变化。原因一点:没有新物质产生。
第一课到这就结束了,你瞧。本来挺复杂的一个概念,现在结合娃生活中能看到的那些现象,很容易就搞懂了。
这次推荐的这套《趣味化学动画》,全系列一共172集,涵盖了中学化学90%以上的内容,包括:概念、公式、实验、典型例题等。
说到空气的组成时,延伸介绍了“惰性气体”的概念。这里的“惰性”不是指懒惰,而是对一些正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反应的气体成分的统称。
中学毕业前,娃们要参加操作实验。其中有一个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课上完完整整的带学生把实验流程过了一遍,一些装置和注意细节很严谨的给孩子提了醒。
同种元素的不同物体,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本质都是碳,但性质、属性完全不同,原因在于,原子间排列结构的差异。
同元素不同组合,功能也打不相同,像一氧化碳CO作为煤气的成分,可以助燃;而二氧化碳CO2却常用于干冰制作或者灭火。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看动画是娃们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既有趣味性,又不失科学性。没有娃会排斥动画,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思维方法,也能把家长从“十万个为什么”里解放出来!
欢迎来到童学启蒙亲子社区,亲子经验交流,学习资源分享。 愿在宝宝的成长路上,我们共同前行!
HiKid »
小学生也能看懂的趣味化学动画课《堂豆学化学》!涵盖教材90%以上知识点~